晨晖轻柔洒落延光社区,西安航空学院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携手,开启温暖奔赴之旅,以青春力量为社区烟火日常添炽热,书写助老温情实践篇章。
抵达社区,简短却满含期许的工作部署后,志愿者们分为三支小队,奔赴不同服务“阵地”,每一步都紧扣社区需求脉络 。
一、租户信息登记:精准锚定社区“家底”
第一小组承担租户身份信息登记重任。延光社区租户因忙碌常早出晚归,工作人员李姐熟稔表示:“多跑几趟摸透情况,社区后续服务才能精准。”志愿者们默契回应,脚步不停奔走。敲开一扇扇门,遇疲惫租户仍配合登记,遇家中无人便记下次走访时间。每一次沟通,都为社区“画像”,让住户类型、人数等数据脱离冰冷文字,成为带烟火气的“社区档案”,筑牢后续服务根基 。



二、水电气安全宣传:守护老人的“清凉与安心”
第二小组聚焦老年居民开展水电气安全宣传。暑期渐近,高温叠加用电用火高峰,老人安全成牵挂。志愿者手持宣传页、带着印安全知识的扇子穿梭楼栋。敲开家门,老人漾起笑意,“孩子们又来啦!”王奶奶拉着手念叨。讲解时,志愿者放慢语速,把“电器用完拔插头”“燃气泄漏别慌张”等要点细致说明。老人认真聆听,回应“平时都注意,你们有心” 。扇子送清凉、传守护;宣传页载知识、递牵挂。这场互动,让安全意识在社区沉淀,拉近老人与志愿者的心 。




三、独居老人慰问:温暖照进“孤独小窝”
第三小组携社区工作人员,带鸡蛋、牛奶慰问独居老人。敲开李爷爷家,“来了来了”,惊喜藏在声音里。进门后,小屋热闹起来,李爷爷拉着志愿者手,从“社会好,国家记挂”聊起,满是感恩。志愿者陪唠家常、听过往故事,看爷爷骄傲笑容。这趟走访,送物资更送陪伴,聆听过往更触碰老人精神世界。在独居“小窝”,志愿者以行动撕开孤独缝隙,让温暖照入 。




从租户信息梳理,到安全知识传递,再到老人慰问,此次上门服务,是青春助老的生动注脚。志愿者以脚步为笔、行动为墨,在延光社区书写温暖担当。未来,青春热忱将持续流淌,让助老温情成社区常态,让青春与社区烟火交融共生,共筑更暖明天,让每次志愿出发,都化为照亮社区的光。(文/光电信息243 程瑞 图/信息计算243 刘奇瑞 初审/学工办 曾妍 终审/胡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