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理致臻|暑期三下乡|青春执笔映银龄,墨香百寿送安康

作者: 时间:2025-07-14 点击数:


7月14日,西安市莲湖区福禧康照护中心内墨香氤氲,笑语盈室。西安航空学院“青春助老行,共话夕阳红”暑期实践队在此举办“执笔同心,福寿绵长”共绘百寿图活动。青年学子以笔墨为桥,连接青春朝气与暮年从容,不仅点亮了长者的日常,更在银发与青丝的交汇中,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为代际沟通与文化传承书写下温暖注脚。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精心准备,将“寿”字书法跨越千年的演变娓娓道来。青年与银龄并肩执笔,共同在百寿图上挥毫。一位老人腰背挺直,挥毫泼墨间,筋骨遒劲的“寿”字跃然纸上,引来赞叹;邻座奶奶略显迟疑,身旁的志愿者小雒轻轻握住她的手,在纸上游走,笔迹渐成,老人的紧张化作了释然的笑容:“多少年没碰过这个了,有你带着,我也能写出来啦!”95岁的爷爷轻抚刚完成的墨宝,感慨道:“年轻时在学堂练过,后来放下了,这一写,记忆都回来了。”一位白发奶奶端详着自己的作品,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得意:“这个,可比刚才的好多了吧?”老人们的专注、感慨与自豪,在笔墨间流淌

随着大家一个个在百寿图上写下“寿”字,整幅百寿图渐渐丰满起来篆隶楷行草各体皆有,或工整或洒脱,每一笔都带着书写者的温度。老人们和实践队队员围在百寿图前,指点着哪个字有气势,哪个字显秀气,眼里的光映着图上的笔迹,格外动人。“原本只是想让老人们多些乐子,没想到大家这么投入。” 照护中心负责人看着眼前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欣慰。实践队队员们也有同感,一位队员说:“和爷爷奶奶一起在百寿图上写字,感觉不是我们在付出,反而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对生活的热忱。”

活动结束时,大家看着这幅凝聚着众人心血的百寿图,心中满是成就感。当青春的笔锋遇上岁月的笔迹,共同绘就的不仅是一幅饱含祝福的画卷,更是一场跨越代沟的情感共鸣与一场传统文化在现实土壤中焕发新生的温情仪式。这既是“青春伴银龄”的生动实践,亦是文化传承在当代社会流淌的温暖清泉。(文/光电信息244 王泽轩 图/光电信息234 陈思雨 初审/学工办 曾妍 终审/胡红亮)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电话:029-84224530  

Copyright © 西安航空学院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