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村韵遗风,手艺追寻”社会实践队赴渭南、咸阳开展“探寻非遗瑰宝,赓续传承文脉”沉浸式体验宣传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7-24 点击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1日至7月22日,“村韵遗风,手艺追寻”社会实践队开展了“探寻非遗瑰宝,赓续传承文脉”沉浸式体验宣传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探访了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和渭南市博物馆,深刻体会了渭南市非遗产品的文化氛围和乡情特色;前往了渭南市华州区,了解、参观,并亲身参与了皮影故事的演绎;去往了渭南市临渭区,寻访草编手艺人陈春苗老师,体验了草编的艺术,感受了其中浓浓的历史气息和艺术魅力,最终还制作了一匹草编小马;来到了渭南市乡间,探寻、学习了渭南花馍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并亲自上手,纷纷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花馍;来到了渭南市大荔县,了解了土布这一古老的纺织产品,认识到了土布手艺人对土布进行的创新性改造,同时也向当地小学生宣传了非遗文化;分为两组,分别对咸阳兴平与渭南蒲城的两地的剪纸文化进行对比,认识到了文化差异下非遗产品的地区化发展,感受到了不同文化氛围下剪纸文化的魅力。

至此,“村韵遗风,手艺追寻”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保护和发展非遗,不能纸上谈兵,要积极地深入实践,以活力、细致、新颖,赋予非遗文化新生命,讲好非遗故事,发扬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做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同时,我们也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保证非遗在历史长河中的屹立不倒。

实践队成员们在本次实践活动中也收益颇丰。实践队成员王奕博表示:“我非常有幸参与这次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使我对丰富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使我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实践队成员谢颖琳表示:“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不仅激发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而且促使我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和谐共存的桥梁。”(文、图/“村韵遗风,手艺追寻”社会实践队)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电话:029-84224530  

Copyright © 西安航空学院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